鳳尾蕨是蕨類植物,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。鳳尾蕨葉片纖巧,葉姿秀美,盆栽是很不錯的觀賞形式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鳳尾蕨怎么養?鳳尾蕨的栽培技術與繁殖方式等知識,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一、鳳尾蕨的別名
鳳尾蕨的別名有點多,具體有:井欄草、井欄邊草、井茜、井闌草、井邊茜、井口雞膠舌、井欄茜;壁腳草、雞腳草、百腳草、百腳雞、鐵腳雞、金雞爪;小葉鳳尾草、山鳳尾、小鳳尾、鳳凰草、金雞尾、旋雞頭、閹雞尾、野雞尾、小葉金星鳳尾、山雞尾;石長生、五指草、青蕨、龍須草、臘腎草。
二、鳳尾蕨的生長習性
鳳尾蕨喜愛溫暖潮濕而且半陰的衣食住行自然環境,具備必須的抗寒性,它能夠耐陰,可是怕存水,喜愛茂密而且排水管道性優良的填滿含鈣的土壤層。
三、鳳尾蕨的分布范圍
鳳尾蕨產自中國和日本地區,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南以及長江以南的地區。
四、鳳尾蕨的栽培技術
鳳尾蕨水肥
鳳尾蕨宜保持盆土濕潤,生長季節水分應供應充足,一般可以2-3天澆水一次即可。雖然要保持土壤濕潤,但對鳳尾蕨來說,澆水間隔期間輕度的干燥也是無妨的。鳳尾蕨也不能澆水過多,水分過多會可導致葉片脫落。
鳳尾蕨溫度
鳳尾蕨適宜的溫度為16℃-28℃,高于30℃或低于15℃皆生長不良,過冬時不能低于5℃,冬季養護需要加溫設備,如果沒用加溫設施,可采用雙層保溫設施,冬季下午在溫度下降到22-24度時要及時封棚。夏季養護需要有降溫設備(抽風機和水簾)。如果沒有加溫和降溫設備,夏天中午要加強遮蔭和通風,補充葉面水和地面水達到降溫的目的,同時不宜采用遠距離的連棟大棚,而應采用獨立單頂棚。
鳳尾蕨濕度
喜高濕環境,不耐干燥,養護期間應勤向植株及生長環境噴水增濕,適宜的濕度為75%-80%左右,過于干燥會造成葉片邊緣枯黃,甚至全葉枯黃。
鳳尾蕨光照
鳳尾蕨為長綠草本附生蕨類,喜溫暖半陰環境,適合散射光照,不能讓陽光直射,否則易萎蔫卷曲,種植后15天,光照控制在2000-3000Lux較為適合小苗的生長,種植后第一個月,總體光照控制在3000 -4000Lux較為適合。種植后第二.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6000-7000Lux較為合適。第三、四、五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7000-8000Lux左右較為適合。冬季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,光線過強導致植株葉緣發焦、脫落,葉片卷縮,生長受阻。
修剪
鳳尾蕨快速生長時期,生長快,葉叢過密導致生長衰弱,底層老葉通風、通光不良出現葉枯或葉片長時間積攢水珠,容易發生葉片腐爛現象。因此,快速生長期間,應及時修剪換盆。最好在秋季修剪,去除死葉、黃葉,保證既能促進植株間通氣順暢,又保持植株整體美觀。
五、鳳尾蕨的繁殖方式
鳳尾蕨孢子繁殖
風尾蕨不開花,所以沒有種子,通常是以無性孢子進行繁殖。由于孢子越新鮮,發芽越快,發芽率越高,所以在孢子成熟后,盡快收集播種。
孢子在高溫、高濕環境下繁殖率較高,播種前先對栽植容器和基質消毒,并保持清潔衛生。徐艷、石雷等在對白玉風尾蕨孢子繁殖技術的研究時發現,選取1/2MS,并添加濃度低于2%的蔗糖作為培養基時,成苗率最高。孢子萌發后,待苗長至一程度時便可上盆栽培。
鳳尾蕨分株繁殖
分株繁殖是蕨類植物最常見的繁殖方式,此方法簡單易行,但是繁殖成活率低,一般在繁殖量不大時采用,不適于大規模生產。
家庭盆栽鳳尾蕨,通常在4、5月份分株,分株前,減少澆水,以便于脫土。脫土后,用利器把植株分為3-4叢,再分栽在小盆中,精心護養,直至塊莖部位生出初生葉,形成新植株。
六、鳳尾蕨的病蟲防治
危害
鳳尾蕨生長期不易受病、蟲害影響。但是如果生長環境溫度太低、通風、通光性差、空氣濕度太高時,極易感染灰霉病、立枯病,并伴有紅蜘蛛、介殼蟲、蛞蝓等害蟲出沒,導致植株出現葉萎、下垂,甚至枯死。
防治
防治方法:為避免上述情況,應經常檢查葉片,保證葉片不要太濕,注意通風透氣,盆土有積水時,停止澆水,出現死苗,及時連同盆土倒掉。農藥防治可用1000倍的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、1000倍的殺線磷、4000倍農用鏈霉素噴灑風尾蕨,對其病蟲害的防治以及植株品質的影響都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。
-

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
價格范圍:¥55.0 至 ¥2,298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-

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
價格范圍:¥169.0 至 ¥599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-

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
¥99.0 加入購物車 -

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花籃 創意喬遷花籃
價格范圍:¥299.0 至 ¥1,188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
春暖花開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