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秋麗,是景天科的一種多肉植物,外形如玉石般精致、小巧。總是一簇簇的聚集在一起,數(shù)量繁多又晶瑩可愛。今天春暖花開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關于姬秋麗怎么養(yǎng)?姬秋麗的栽培技術與繁殖培育等知識,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一、姬秋麗名字的解析
姬秋麗的中文名字來源于它的日文名,中國古代漢語中“姬”是一種王室姓氏,地位非常地尊貴。而在日語中“姬”是“小”的意思。“秋麗”正如字面所示,象征著美好。
姬秋麗雖然樣子與秋麗一些相似,可是與秋麗沒有關聯(lián)。
二、姬秋麗的形狀特點
姬秋麗主莖單株直徑可達3公分,叢生的主莖可以達到25公分以上。
葉子展現(xiàn)倒卵形,非常的圓潤圓滑。陽光照射充裕的自然環(huán)境下呈淺粉的奶油色。
姬秋麗一般都能開花,可是花瓣十分小,花瓣直徑一般1厘米左右,其花朵一般是白色的,會略微帶一點紅點。
三、姬秋麗的栽培技術
喜好
姬秋麗喜涼爽、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。
光照
光照越充足、晝夜溫差越大,葉片色彩越鮮艷潤澤。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,最好放到室外養(yǎng)護,保證充足的光照。光照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時徒長,全株顏色暗淡發(fā)綠,葉片稀疏間距伸長,加速向上生長,嚴重影響觀賞性,甚至可能因植株的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。
水分
因植株內部水分含量高,姬秋麗在過度潮濕的環(huán)境下很容易腐爛。切忌澆水過多。為避免根部水分淤積,最好選用底部帶排水孔的盆器,新手種植時可選用透氣性良好的紅陶盆;玻璃容器吸熱且透氣性差,慎用。
種植初期,不要澆水,3~5天后再開始澆水;在這3~5天的緩苗期間,若覺得干燥,可適當噴霧澆水。夏天最好斷水休眠;其他時間葉片如果不飽滿,可適當澆水,反之則不用澆水。
參考澆水量:10天左右一次,每次澆透即可。可根據(jù)不同地區(qū)和季節(jié)的氣候差異酌情增減澆水頻率。
土壤
宜用排水、透氣生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培,以便于多余水分的排除和植物根部的生長;可用泥炭混合顆粒狀的浮石或河沙配制培養(yǎng)土,用松針土、蛭石、腐葉土、沙土各1份配制。每12年于春季換盆一次,可將壞死的老根剪去。
溫度
姬秋麗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~25℃一般情況下,5℃以下時停止生長或輕度凍傷,0℃及以下葉片中的水分凍結細胞壞死。冬夏兩季氣溫過高(高于35℃)或過低(低于5℃)時植株停止生長,此時應暫時減少或停止?jié)菜龤鉁剡m宜時再恢復澆水頻率。夏季高溫時注意通風,防止長時間暴曬以免曬傷。
修剪
平時需及時將干枯的老葉摘除,以免堆積導致細菌滋生。植株徒長或長得過高時可通過修剪頂部枝葉進行塑形、控制植株高度,以維持株型的優(yōu)美。剪下的頂端部分可在晾干傷口后插入沙質微潮的盆土中生根,成為新的植株。底部的莖干和枝葉可萌發(fā)更多側芽。
四、姬秋麗的繁殖培育
姬秋麗是非常容易繁殖的品種。繁殖可用切頂催生蘗芽,葉插等多種方法。繁殖成功率很高。
可在春秋季(長江以北地區(qū)冬季亦可進行)掰取健康、成熟而完整的葉片進行扦插。稍傾斜或平放葉片于蛭石、泥炭或椰糠上, 保持稍有潮氣, 很快就會在基部生根, 并長出新芽,待新芽長得稍大些,另行栽種即成為新的植株。
此外還可用老株旁邊萌發(fā)的幼株進行扦插。扦插前需將切口晾干,再將下端莖干淺埋入沙土中。其余注意事項同葉插。扦插介質需使用疏松的沙質土壤,以便植株的根系能夠良好地生長。
若采用砍頭法繁殖,最好將植株置于陰涼處晾置1~2天,待傷口晾干后再種植。種植時,要濕土干種;在植株恢復生長之前,需避免烈日暴曬。
種植初期,如果葉片發(fā)蔫了,可往根部或葉片噴水,但應盡量少澆大水,且盆土里一定不要積水。
-

包月鮮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鮮花套餐
價格范圍:¥55.0 至 ¥2,298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-

小清新花束 青春與活力鮮花花藝
價格范圍:¥169.0 至 ¥599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 -

特色花藝 干花花束 人民幣花束 婚禮花藝
¥99.0 加入購物車 -

花束花籃 新款高檔開業(yè)花籃 創(chuàng)意喬遷花籃
價格范圍:¥299.0 至 ¥1,188.0 選擇選項 本產品有多種變體。 可在產品頁面上選擇這些選項
春暖花開















